我们都知道,一般情况下符合抗病毒指征的乙肝患者,医生都会建议其进行抗病毒治疗.应用抗病毒药物过程中,难免会发生耐药的情况,至此,继续服用这种药物可能对乙肝病情好转没有帮助.那么当乙肝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时,该怎么办?专家表明,正确的处理方式十分关键.
在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的治疗过程中,出现耐药的情况,是乙肝患者比较难以接受的一大噩耗.因为患者往往认为,这一情况的发生代表着之后的治疗会更加艰难.实际上,耐药情况的发生在乙肝的治疗中屡见不鲜,且确实会给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.因此,如果发现患者确实出现了耐药的情况,则需要及时采用挽救治疗,通过治疗方案的调整,比如加药或者是换药,或者是联合用药来解决,但应注意,患者切勿自行换药、加药或停药,这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.
说到加药、换药的问题,乙肝患者更为惆怅,万一这样做之后还是无效?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担心.举例来说,像是阿德福韦酯这类口服核苷(酸)类似物的耐药率就相对较低,且不会与其它药物发生交叉耐药.当然,这里不是说患者一定换用这种药物,应根据自身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抗病毒药物.毕竟,每个人的病情并不相同.
当然,与其等到发生耐药的情况后再调整治疗方案,不如平时就防患于未然,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,应注意定期监测药物的耐药情况,另外,要注重定期随访,提高依从性,万一出现耐药苗头,也可及时发现.
综上为大家介绍了"乙肝治疗过程中发生耐药的正确处理方式",其实并不难,乙肝患者应时刻牢记在心,即使发生耐药也不必担忧,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即可.